第二十六章 根源-《锦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番话说得很是大胆,但却很对张一温的脾气:“不愧是张家的种,敢想,也敢说。不过,你说的这件事,还早着呢。就拿下围棋来比喻,眼下只是刚开局下了第一颗子。”

    “我说你消息不灵通,正是因为,身为陛下明手下的第一颗棋子,你居然不知晓自己在这件事里扮演的角色。”

    张不周越听越糊涂:“伯父,您的话侄儿怎么听不懂啊。您说我是第一颗棋子,这到底是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眼见着张不周着急,张一温反倒笑起来:“你去南唐拜寿的事,陛下和朝廷都是知道的,你和李唐公主的婚事,大家也都知晓。无论这桩婚事成与不成,都是一件大事。”

    “果然,在你离开南唐后不久,李煜就派人送来了悔婚书,言语间虽然歉意诚恳,可是退婚这件事仍是引起了满朝哗然。再加上你祖父刚好在这个节骨眼下称病辞官,就更是引发了议论。陛下趁此机会,指责南唐使臣将凌国的节度使气得病倒辞官,连凌国唯一国公的孙子都配不上,南唐公主,也未免太过把自己当回事了。因此,陛下属意我在此事上做做文章,为自己的老父亲和侄子出口气。谁让我也姓张呢。”

    张不周这才明白过来,原来南唐的商船被禁止通行,居然是因为“我不杀伯仁,伯仁却因我而死”。

    “取消这桩婚事,是侄儿和南唐国主李煜商议过后的结果,并非是他们赖着悔婚。”张不周还想再帮着解释解释。

    张一温皱了皱眉:“你说的这些,我当然知道。可你也要知道,陛下并不在乎这件事的真相是什么,他只在乎这件事能带来什么。如今你既然已经知道了,就不要再掺和进来了。不管南唐给了你多少钱,送了你多重的礼,都给人家退回去。记住,你还没有当下棋人的资格。”

    张不周自我嘲讽了一下,要真是收礼办事,倒还好说。难怪李欢歌会找上自己,这事明面上根本就是因自己而起。她之所以不直说,大概也是模棱两可,不知道这件事的真相如何。在和自己的交谈里,才看出自己真的是并不知情,这才提出了找张一温打探消息的请求。

    这就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尴尬啊。张不周默默念到,情报实在是太重要了,看来自己一定要尽快在泰安城中找到稳定可靠的消息来源。被赵光当了一次棋子而不自知,这种感觉不好。

    “这件事,按理说你祖父他们应该得到了消息才对,没人跟你说嘛?”张一温疑惑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